過敏免疫風濕內科 顏正賢 副教授(88年2月)


sinlu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雄院區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 賴漢明

「林小姐,30歲未婚,工作為保險經紀人,5、6年來,她一直為一種關節炎所苦,全身上下的關節,包括肩、肘、腕關節、手指關節,以及下肢的膝、踝關節、足部關節都曾經痛過。每次都是無緣無故地突然關節腫痛起來,而且有游走性,每次都痛不一樣的地方,有時候甚至好幾個關節一起腫痛,說也奇怪,每次只痛3、4天症狀又好了,但一、兩個星期後又再發作,而且只要是工作壓力大、睡眠不好或天氣不穩定時特別容易發作。多年來找遍中西名醫,做過多次全身健康檢查,始終沒有答案,想要放棄不去理它,偏偏發作起來實在難受,真不知道該要怎麼辦才好?」以上的病史就是典型「反覆性風濕症」的故事,每天都會在風濕科門診上演。這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偏偏很多醫生也「莫宰羊」。

sinlu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inlu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內容分電影版和電視版的真人故事以下記載著女主角的一生


sinlu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inlu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inlu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自身組成分子產生免疫反應的作用稱之自體免疫(autoimmunity)。在正常情況下,自我的免疫耐受性機制可以使個體免於自我反應(self-reaction)。當這種機制無法正常運作(即參與自我反應的淋巴細胞無法被去除或無法受到抑制)後,自我反應的T細胞或B細胞活化,產生體液性或細胞性的反應,對抗自身的抗原。這些反應可以是使細胞及器官受到傷害,有時甚至可以導致致命的危險。人們對於造成這種錯誤的原因有數種解釋。
第一種原因是細菌或病毒的傳染所引起。這些病原體暴露出的抗原分子會被宿主免疫系統認為是自身的抗原,以避免攻擊。當免疫系統對病原體做出反應時,其也會在無意中對那些被病原體模仿的真正自身抗原所在的細胞與器官進行攻擊,即交叉反應(cross-reaction)。上述病原體模仿並表現出與宿主自身抗原相同或相似的分子之現象,稱之分子擬態(molecular mimicry)。經實驗調查顯示,這種分子擬態作用出現於各種微生物中,且為一種平常的現象;目前廣為人知的疾病包括第二型腺病毒造成的腦炎所引發的多發性硬化、某些鏈球菌感染後引發的風濕熱(rheumatic fever)、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及有些種類病毒引發的糖尿病等。由於有些自體免疫疾病的感受性受到個體MHC基因的影響,因此,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的機會也是可以遺傳的。

sinlu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什麼是紅斑性狼瘡?
A:紅斑性狼瘡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引起的風濕疾病,身體的器官因為免疫系統的失調,而造成慢性的發炎。本病依照侵犯器官的範圍,及病因,又分為三種:(1) 全身性紅斑狼瘡(2) 盤狀紅斑狼瘡及 (3)藥源性紅斑性狼瘡。以全身性紅斑狼瘡在台灣最常見。

sinlu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inlu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inlu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