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zed | 地瓜, 美食資訊


Posted on 29 February 2008



地瓜是一種鹼性食品,含高纖維素,除可以滑腸通便外,還可中和人體內所累積過多的酸,如吃太多的肉類、蛋、或疲勞引起的酸。此外地瓜中的膠原及粘液多醣類物質,可以預防動脈血管硬化與保持血管彈性,加強多餘膽固醇的排泄作用,是一種好吃又有用的蔬菜。


地瓜味甘、性平,有補中和血、益氣生津、寬腸胃及通便秘的功用,地瓜有豐富的澱粉質及纖維質,且有維生素C、K,是常見的主食之一,但地瓜不可多食,容易產生脹氣及排氣的副作用。吃地瓜的好處有:(1)減肥。(2)改善體質。(3)降血糖。(4)防止便秘、痔瘡。


地瓜的烹煮方法,也應符合自然律例。夏季天氣熱,地瓜應該以蒸食為主;冬季稍微寒冷,就不再以蒸地瓜為限,可依個人口味享用烤地瓜。不過蒸地瓜時最好不要和米飯一起混合,最好是以電鍋分層蒸煮,以免地瓜的糖分滲透進米飯當中,導致米飯在濕熱的氣溫中加速腐敗。


排毒地瓜早餐吃法:
(1)地瓜、白米飯比例為二比一,大約是吃兩口地瓜,吃一口白米飯。
(2)搭配二蔬一果,除非體質過寒,否則蔬菜以生菜為主,種類以根、莖、花、果為主。身體較寒的人不要食用葉菜。若無法準備二蔬一果,也可以一蔬一果代替,但禁忌二果一蔬的吃法。
(3)重症者必須於上午六點半以前吃完,七點以前排便完畢。
(4)若是不喜歡吃米飯,也可以米製品代替,例如米粉、粄條、米苔目、無糖年糕等都可以。但是最好不要吃稀飯,因為稀飯容易吞嚥,會減少咀嚼的動作,減少唾液分泌,增快老化速度。


妙用無窮的地瓜

台灣之寶--地瓜 ,經過許許多多人的親身體驗,地瓜餐的功效和好處不時在媒體上沸騰,執行地瓜排毒餐的人也越來越多。這雖是我始料未及的結果,但是見到地瓜的好處的能被肯定、能被廣泛應用,自然也感到相當欣喜。 對現今年紀五、六十歲的人來說,地瓜真是一種令人又愛又恨的東西。在物資缺乏的那個年代,吃不起白米,只能以曬乾的地瓜籤充數填肚子,說起地瓜,很容易就想起那段苦澀的光陰。但是物質富裕了,吃多了白米飯了,卻又會想念地瓜的滋味,三不五時就會煮個地瓜飯或是地瓜稀飯,解解饞也順道回味一下往日那段酸甜苦辣。

地瓜防癌效果第一

會開始研究地瓜,正是因為見識到台灣人和地瓜的這段情感,也好奇為何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東西,竟然可以替代米飯,養育了那段辛苦歲月裡許許多多的台灣人,甚至衍生出「蕃薯救人無人情」的台語俗諺。(指地瓜因為賤生易長,雖然幫助世人度過飢寒貧苦的日子,卻仍然不被重視。) 漸漸地,從自身的經驗和各項研究資料當中,我慢慢發現大自然的這份禮物真是奇妙││它不僅擁有所有澱粉質含有的養分,同時擁有豐富的纖維質有助於排便、代謝、清除微細血管中的廢物,還可以防止鈣質流失、安神、瀝水除濕消腫,甚至可以美化肌膚、緊實肌肉、防止內臟不下垂、轉換賀爾蒙,促進兩性幸福。當然它的防癌功效也已經獲得科學界的證實,在所有的食物當中,地瓜的防癌效果堪稱第一。

地瓜連皮吃 剛開始很多學員都不敢相信地問我:「地瓜連皮吃?能吃嗎?」但是經過解釋,地瓜皮屬鹼性,可以幫助人體調整為鹼性或是中弱酸性,避免疾病產生,大部份的學員都會同意「試它一試」。很有趣的是,經過一個星期後再碰面,幾乎沒有人會再提出相同的問題,因為他們已經發現地瓜削不削皮,其實只是習慣上的差別,連皮一起吃,吃習慣了就一點也不難吃,甚至別有一番風味。

時下很多人都知道要多吃地瓜、吃地瓜要連皮一起吃,但人憂心的是,大部份的人只知道吃地瓜有好處,卻忽略了吃地瓜的方法和時間,錯失最佳療效時機不說,還可能反而吃出不必要危險。

過午不吃地瓜

一般來說,吃地瓜當然也必須配合自然律例作息,能夠在上午六點半以前吃完,七點以前排便,就能讓小腸吸收地瓜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功效。尤其是癌症或是重症患者想要靠地瓜祛病,一定要砥礪自己在上午六點半以前吃完地瓜、七點以前排便。一般人若是無法在上午六點半以前吃完,也應該要在中午十二點以前吃完。因為下午以後身體的新陳代謝變差,地瓜的醣容易累積,因此中午十二點以後就不應該再吃地瓜了。尤其是有糖尿病或是痛風的人,更嚴禁在中午十二點以後吃地瓜。另外,有糖尿病的人每天應該吃的地瓜量不能超過一百公克,吃完之後一個小時內不應睡覺。

地瓜的烹煮方法,也應符合自然律例。夏季天氣熱,地瓜應該以蒸食為主;冬季稍微寒冷,就不再以蒸地瓜為限,可依個人口味享用烤地瓜。不過蒸地瓜時最好不要和米飯一起混合,最好是以電鍋分層蒸煮,以免地瓜的糖分滲透進米飯當中,導致米飯在濕熱的氣溫中加速腐敗。

自然律例---排毒地瓜早餐

1.地瓜、白米飯比例為二比一,大約是吃兩口地瓜,吃一口白米飯。

2.搭配二蔬一果,除非體質過寒,否則蔬菜以生菜為主,種類以根、莖、花、果為主。身體較寒的人不要食用葉菜。若無法準備二蔬一果,也可以一蔬一果代替,但禁忌二果一蔬的吃法。

3.重症者必須於上午六點半以前吃完,七點以前排便完畢。

4.若是不喜歡吃米飯,也可以米製品代替,例如米粉、粄條、米苔目、無糖年糕等都可以。但是最好不要吃稀飯,因為稀飯容易吞嚥,會減少咀嚼的動作,減少唾液分泌,增快老化速度。

http://share.youthwant.com.tw/sh.php?do=D&id=61008150

地瓜,哪些人該吃?該怎麼吃?哪些人又不該多吃?哈薯族不可不知!

寬腸通便 抗癌好! 食物

吃地瓜近年來在國內蔚為一股流行風潮,地瓜的好處包括通便、減肥、營養豐富,被誇讚得沸沸揚揚,甚至成了防癌抗癌的明星食物,但地瓜餐是否真有如此神效呢?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張家蓓表示,地瓜屬根莖類植物,含高澱粉質、纖維素、鉀、維他命A及C,可以預防高血壓、保護視力、改善便秘,並有助於預防大腸癌。古代醫籍《本草求原》就記載,紅薯(又名「地瓜」)能「寬腸胃,通便秘,去宿瘀臟毒。」而清朝乾隆皇也因吃紅薯,意外治癒了老年性便秘。

★糖尿病患 肌瘤患者 不宜多吃

張家蓓指出,地瓜性質平和而味甘,可通便、健脾、補中氣。《本草綱目拾遺》說,紅薯可「補中,和血,暖胃,肥五臟。」《隨息居飲食譜》認為,紅薯「煮食補脾胃,益氣力,禦風寒,益顏色。」但是地瓜的糖分含量很高,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


★寬腸胃 通便秘 抗癌好食物

中醫師鄧正梁則表示,吃地瓜容易造成放屁,不過這是個好現象,因為偏鹼性的地瓜含纖維質高,可以刺激腸胃蠕動,中和體內酸性物質,有益大腸的保健,其富含的膠原及黏液多醣類物質,可以保持血管彈性和暢通,能預防動脈血管硬化,分解多餘膽固醇,是不錯的抗癌食物之一。


2008-06-18 21:55:21 補充

鄧正梁說,根據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的研究發現,地瓜的性味甘、平,無毒,具補中和血、益氣生津、寬腸胃、通便秘等保健功能。許多臨床應用證明,多吃地瓜可以減低血漿膽固醇的含量,並使皮下脂肪減少,防止過度肥胖,因其體積大、飽感突出,較不會形成過食。而其纖維素在腸道裡無法被吸收,有阻擾糖類轉變為脂肪的特殊功能,可促使大便的排泄,改善便秘情形。

烤的蒸的連皮吃最好
趙強(馬偕醫院營養課課長)2005.03.13  中國時報


2008-06-18 21:56:05 補充

地瓜成為熱門的保健食物,有人喜歡吃烤地瓜,有人喜歡加入米飯一同蒸煮,基本上,不同的烹調方式不會對營養成分有太大影響,端視個人的喜好和擁有的設備而定。蒸煮地瓜很容易搭便車,用一般電鍋煮飯時,就能同時處理好地瓜,只是比較沒有香味。

烤地瓜,尤其是用炭火烤地瓜,滋味應是最好的,除了水分減少而使甜味更增強之外,還可以獲得家用烤箱所沒有的炭烤風味。只是限於設備和時間,恐怕不是常常可以吃到。用家用烤箱就只能「烤熟」地瓜,雖然少了炭烤的風味,但甜味還是可以被濃縮。


2008-06-18 21:56:20 補充

吃地瓜還有一些重點,包括應搭配平日的飲食內容,經常食用。就此一觀點,只要吃到,不論是煮在飯裡或另外蒸熟再食用,抑或是購買烤地瓜當點心吃,都是可以的選擇。

此外,盡量帶皮食用,因為不論是根莖類或瓜、果類食物,皮當中的營養成分常比果肉高很多,尤其是當紅的一些抗氧化成分,例如檸檬皮中的維生素C和生物類黃酮含量就高過果肉數倍!

不過,儘管地瓜的營養價值很高,但建議不要生吃地瓜,因為生地瓜所含的澱粉結構並不易被人體消化道分解,當這些未被人體消化吸收的澱粉到達大腸時,會使大腸的細菌大量繁殖,以致吃後容易產生嚴重的脹氣與腹瀉現象。


2008-06-18 22:01:19 補充

吃地瓜會胖嗎?熱量會不會高阿?地瓜有什麼營養或不好的地方嗎?

地瓜是「生理鹼性」的食物,有助人體血液酸鹼平衡。它含豐富的維他命C1和B2,鉀的含量也很豐富,所以能夠預防胃潰瘍,保護黏膜,預防感冒,及幫助人體加速消除疲勞。有健脾、補虛、益氣、通乳之功,近年研究顯示,薯仔有抗癌作用,其中的黏蛋白可提高人體免疫能力.

地瓜有和胃、調中、健脾、益氣等功效。薯仔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因烹調而損失的量並不多),具修護作用,可保護黏膜、速使傷口盡早愈合,所以能夠預防胃潰瘍及感冒等。它含豐富的維他命B1和鉀,可助人體加速消除疲勞,薯仔所含熱量低於其他穀類食物,吃後有明顯的飽腹感,所以是一種良好的減肥食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nlu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